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当前位置:专题>>2015走进化工园区总站专题

当前位置: 弗戈化工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走访实录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走访实录

作者: 文章来源:弗戈工业在线  点击数:1543  发布时间:2015-04-30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石化公司)是本次走访的第二站,公司副总经理徐占武先生热情地接待了记者的来访,并介绍了海油发展石化公司在运营管理和工艺引进消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石化公司)是本次走访的第二站,公司副总经理徐占武先生热情地接待了记者的来访,并介绍了海油发展石化公司在运营管理和工艺引进消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海油发展石化公司是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属10家专业公司之一。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24日,目前员工总数1400余人,年产值约83亿元。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副总经理徐占武先生接受记者采访

公司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拥有6个生产厂:石化一厂利用中海壳牌的加氢裂解汽油作为原材料,生产芳烃产品;石化二厂主要为惠州炼油配套建设的空分装置;石化三厂用惠州炼油石油焦作原料,通过高温煅烧生产煅后焦,副产蒸汽和电;石化四厂利用惠州炼油的加氢尾油,通过雪佛龙工艺生产高品质的基础油;石化五厂利用炼油和中海壳牌的丙烯原料,通过德国鲁奇工艺和上海华谊工艺生产丙烯酸及酯类产品。石化六厂丙烯酸树脂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生产环保涂料用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产品的附加值和生产的精细化程度将更高。此外,据徐占武透露,还有两个计划落户园区的乙丙橡胶和乙烯裂解C5综合利用的项目正在前期报批中。

其中石化五厂年产20万t丙烯酸及酯项目于12年9月正式试车生产,包括年产14万t丙烯酸主装置1套、年产4万t丙烯酸甲/乙(可切换生产)主装置1套、年产10万t丙烯酸正丁酯主装置1套、年产2万t丙烯酸异辛酯主装置1套,以及废气/废水处理装置和原料罐区、中间罐区、产品罐区等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系统。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套丙烯酸生产装置,项目总投资27.5亿元。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填补了华南地区丙烯酸及酯产业的空白。

记者团走进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

消化吸收先进工艺

石化五厂丙烯酸装置是鲁奇丙烯酸工艺在全球的第一套工业放大装置。“鲁奇丙烯酸工艺在原料单耗和产品质量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徐占武介绍说,“这个工艺包是鲁奇第一次对外转让该技术,之前只有4万t的规模,最终我们将其成功放大到14万t,从单套规模来说是国际上最大的。专利商对我们的评价也非常高,将这个项目作为其丙烯酸工艺的样板工程。”

徐占武坦言,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选择该工艺时有一些担心,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这个项目是石化分公司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总投资27.5亿人民币,从可研立项到装置建成花了6年时间,当时海油刚刚进入下游行业,从总公司方面在前期论证审批阶段特别谨慎,前期周期很长。”

在技术消化过程中,五厂的核心技术人员下了很多功夫,克服了很多困难,在开工经验摸索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整套装置开车一次成功,在国内开出了最好的水平。”徐占武自豪地说。

海油发展石化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经理刘文正向记者介绍工厂情况

但开车成功后,在第一个生产周期的三个月里,装置还是出现了一些意外停车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主要问题出在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方面,我们及时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联系设备制造厂对其进行了改造。”徐占武介绍说。“通过工艺的消化改进,我们在第二个生产周期实现了四个月的连续生产,第三个生产周期实现了五个月的连续生产。“

由于丙烯酸生产过程中介质在分离的环节很容易形成聚合物,造成塔盘的堵塞和换热器结垢,所以装置的运行周期普遍比较短,达到4个月的生产周期就可以称之为国内的先进水平。通过硬件改进和操作条件优化。石化五厂不断地延长着装置的生产周期。“石化五厂第四个生产周期刚刚开始,我们的目标是达到6个月的运行。”徐占武自信地说。

谈到国外专利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优化改造方面的经验,徐占武表示有两点是最重要的,第一专利核心技术不能有实质性问题。 第二就是拥有相关经验的骨干人才。“我们的丙烯酸厂厂长在丙烯酸生产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同时,我在炼油和其他化工方面有20多年的经验。上、下结合起来最后把引进的技术消化得很好。”

此外,海油发展非常重视新人的培训和培养,新进公司的大学生都很快成长起来担负起更重要的角色。

石化五厂

整合孤岛 发挥合力

谈到石化分公司的区域分布,徐占武笑言虽然公司成立仅10年,但生产基地已经遍布全国,“我们的基地最南延伸到海南,最北延伸到辽宁葫芦岛。向东延伸到上海,向西延伸到珠海。而且,我们不仅地域跨度大,产品的品种也比较多,包括了石油产品、公用工程配套产品、化工产品和下游精细化工产品。”

生产基地分散、专业跨度大、产品品种繁多为石化公司整体运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成立不久的公司,在中国海油涉足不久的石化领域,专业人才的匮乏也是石化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公司以整合孤岛的思路进行运营管理,通过专业整合、管理上的体系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一体化和制度化的企业管理。

在专业整合方面,石化公司大胆地尝试了将生产、设备和QHSE方面的专业人才集中在一起,成立了生产技术部、设备部和QHSE部三大生产部门。所有石化公司的生产基地都依托三个部门来协调把关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专业的考核。

“之前每个生产厂既有仪表工程师、又有电气工程师,每个工厂的维保都是各自独立的,近几年我们按着专业来整合,每个生产厂只管仪表和电气运行,把仪表和电气专业技术员工都集中到维保厂。”徐占武介绍说,“在维保厂组建仪表、电气、动设备、静设备4个专业车间。从专业维护的角度为各个生产厂做好专业的配套服务。”

通过专业整合,石化公司提高了每个专业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精简每个专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专业整合后,一个人可以分管多个生产厂。同时,人才分专业集中在一起也提高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机会。

石化四厂

但整合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在第一时间快速和同步地解决现场问题。徐占武认为这需要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在信息化方面,我们搭建了完整的架构,包括现场层的DCS控制和实验室方面的LIMS系统,运营管理的MES和ERP控制。“徐占武通过办公室的电脑就可以监测到公司所有区域的装置运行情况。

除了专业整合,加强体系化建设也是石化分公司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譬如在安全环保方面的QHSE体系建设。“我们在建设QHSE体系的时候,首先确定一个理念就是不要注重于形式和面子,不要拿着体系认证做招牌,而是要把这个体系做实,真正在生产和经营中发挥作用。”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石化分公司选择了在石化行业内经验丰富且权威的咨询公司进行认证咨询,按着石化行业的特点来编制体系;在外审取证方面找到国内知名的、熟悉石化行业并且在管理方面比较严格的外评公司做审核。“能达到发证条件,再给我们发证,达不到,我们就继续整改。”

2012年底整个公司都通过外审拿到QHSE体系认证。目前,公司QHSE体系的质量和运行效果非常好。随着石化项目陆续投产,装置套数越来越多,貌似安全环保的风险加大了,但企业在安全环保方面的成效却越来越显著,“我们在近三年内没有人员伤亡事故,也没有火灾和爆炸事故,在海油发展公司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徐占武自豪地说。

谈到公司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徐占武表示主要工作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是石化六厂和宁波冷能空分装置的建设,两个项目都将在2014年完成。同时,公司将进一步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在运营管理方面的作用;此外公司还在做应急三维化图景建设工作,每套生产装置的布局都要形成三维图,将火灾报警和摄像头关联起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总部可以从三维图像中看到具体的着火点。各个装置的视频监控都集中到调度指挥中心,同时把信号引入到消防队。期待这一最新技术能够为海能发展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版权归弗戈工业在线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